经济作物
首页 > 作物营养方案 > 经济作物
大姜全程施肥方案

生姜,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调味品,也可作为蔬菜单独食用。它可将自身的辛辣味和特殊芳香渗入到菜肴中,使之鲜美可口,味道清香。姜有嫩生姜与老生姜,做酱菜都用嫩姜,药用以老姜为佳。姜具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疗价值,生姜性温、辛;干姜热、辛,归脾、胃、肺经。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它的营养和食疗价值的认识也将越来越深化。
大姜喜微酸性土壤,在pH 5-7范围内,植株都生长较好。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通气和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为好。所以施足底肥很重要,当然这里的“足”是说的我们有机生物菌肥。同样补充氮磷钾肥料的同时,也要补充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
有研究表明,每生产1000kg鲜姜,约吸收氮6.34kg,磷1.31kg,钾11.17kg,钙1.82kg,镁2.27kg,硼3.76g,锌9.88g。
一、施足底肥
为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有益菌数量及种类,调节土壤,预防土传病害,同时也为大姜提供充足、全面、均衡的营养。底肥可施入平衡型硫基肥料20kg/亩+大豆生物有机肥100kg/亩。
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就是防止在大姜的快速生长时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大姜快速生长,土壤中肥料消耗也相应增快,在补充大量元素肥的同时,更要补充中微量元素。为保证大姜的中后期的生长,建议在大姜底肥中施入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
二、轻施苗期肥
姜幼苗期生长量不大,需肥量小,但是幼苗生长期较长,保证苗齐、苗壮。可用平衡型(20-20-20)大量元素冲施肥,也可以冲施磷酸二氢钾或者含腐植酸液体肥料。
三、重施开杈肥
三股叉是姜生长的转折期,在此之后姜进入旺盛生长时期,此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开叉肥可划土施入平衡型硫基复合肥50kg/亩,同时施入有机菌肥80kg/亩,冲施平衡型水溶肥5kg/亩,连冲2--3次。
四、巧施膨大肥
大姜进入快速膨大期,及时的养分补充可以促进大姜膨大。肥料配比要以中氮高钾肥料为主,可培土施入(16-5-28)复合肥+大豆生物有机肥,以满足大姜快速膨大的营养需求。大培以后的肥料可以冲施(14-14-30)(12-6-44)高钾冲施肥,搭配含腐植酸类液体冲施肥或者磷酸二氢钾。
主要病虫害防治:
生姜癞皮病
大姜根结线虫病,自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病原根结线虫从大姜根部侵入取食危害,大姜受害后根部和根茎部均可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根结,根结一般为豆粒大小,有时连接成串状,初为黄白色突起,以后逐渐变为褐色,呈疱疹状破裂、腐烂。
发生时期:7月份开始发病,8月中旬-9月中旬盛发
防治方法:阿维菌素、、噻唑膦
生姜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片。多自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时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后扩展成椭圆形或梭形褐斑,斑面有时显云纹,潮湿时有小褐点产生,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连合成大斑块,叶片变褐干枯。高温高湿病害。
防治方法:福双美或者甲基托布津防治
生姜茎基腐病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渍状斑,逐渐扩大,叶片发黄,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一碰就倒,地下茎表皮呈水渍状病斑,表皮变软,严重时整个块茎变软,但不腐烂发臭,挤压无白色菌脓流出。湿度大时在病部和土壤中可见白色棉絮状物
防治方法:注意通风透气喷施15%恶霉灵+甲霜灵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