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种植管理

Planting management

首页 > 作物种植管理

芹菜缺素诊断

大量元素缺素症

缺氮

症状:植株生长缓慢,瘦弱,直立。老叶变黄,干枯或脱落。新叶变小。叶片绿色转淡呈淡黄色或红绿。失绿叶片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叶细而直。

发生原因:1)因土壤贫瘠或施肥量少或降雨量大养分流失,土壤氮素含量少;2)氮肥施用不均。

防治措施:1)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厩肥作基肥;2)缺氮时及时补施碳铵、尿素等速效氮肥;3)叶面喷施0.5%~1%的尿素溶液,喷施时间要选在晴天,必要时可以喷二三次,每次间隔7~10天。施用新鲜的有机物作基肥要增施氮素或施用完全腐熟的堆肥。 

缺磷 

症状:叶片色泽一般呈暗绿色或灰绿色,缺乏光泽。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小但不失绿,外部叶逐渐开始变黄,但嫩叶的叶色与缺氮症相比,显得更浓些,叶脉发红,叶柄变细,纤维发达,下部叶片后期出现红色斑点或紫色斑点,并出现坏死斑点。

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小,自下部叶片开始变黄并杂有棕褐色,叶色蓝绿,老叶呈黄色,过早死亡。

发生原因:土壤酸性大,有效磷无法吸收;土壤湿度大,地温低,土壤中有过多的磷素也难以吸收;氮肥施用过多也阻碍了芹菜对磷的吸收。

防治措施:施入过磷酸钙作基肥:叶面喷施1%-3%的过磷酸钙浸出液或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时间最好在早晨无露水时或傍晚,使溶液在叶面上保留一段时间,以便于吸收。

缺钾 

症状:老叶和叶缘发黄,叶片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系短而少,易早衰,严重时腐烂。外部叶缘开始变黄的同时,叶脉间产生褐小斑点,初期心叶变小,生长慢,叶色变淡。后期叶脉间失绿,出现黄白色斑块,叶尖叶缘渐干枯。然后老叶出现白色或黄色斑点,斑点后期坏死。

发生原因:土壤含钾少;地温低,日照不足,土壤过湿、施氮肥过多等阻碍对钾的吸收。

防治措施:施用足够的钾肥;出现缺钾症状时,应立即追施硫酸钾等速效肥。亦可进行叶面喷施1-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3次。

中量元素缺素症

缺钙

症状:芹菜缺钙,生长点的生长发育受阻,中心幼叶枯死,生长点附近新叶顶端叶脉出现白色乃至褐色斑点,斑点逐渐扩大而相连,叶缘枯死。其发生原因主要是土壤本身缺钙或土壤盐分含量高、土壤氮多、钾多,土壤干旱,从而抑制了对钙的吸收。

发生原因:土壤缺钙或土壤氮多、钾多、土壤干燥,阻碍对钙的吸收。

防治措施:土壤钙不足,增施含钙肥料;调整土壤中各元素的含量,均衡施肥;及时灌溉,防止土壤干旱;也可叶面喷施1﹪的过磷酸钙溶液或0.3%~0.5%氯化钙溶液,一般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即可见效。

缺镁

症状:叶脉黄化,且从植株下部向上发展,外部叶叶脉间的绿色渐渐地变白,进一步发展,除了叶脉、叶缘残留点绿色外,叶脉间均黄白化。嫩叶色淡绿。

发生原因:土壤含镁量低;钾、氮肥用量过多,阻碍对镁的吸收。

防治措施:栽培前要施用足够的含镁肥料,缺镁时可喷施0.5﹪的硫酸镁溶液,一周一次。

缺硫

症状:植株较矮,整株呈淡绿色,嫩叶显示出特别的淡绿色。

发生原因:长期不施含硫化肥或有机肥,易发生缺硫。

防治方法:施用有机肥或适量配合施用含硫化肥,可防止缺硫。

微量元素缺素症

缺铜

症状:芹菜缺铜,叶色淡绿,在下部叶上易发生黄褐色的斑点。

防治措施:3~5年施一次铜肥;施入生理酸性肥料,防止铜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叶面喷施0.05%~0.1%硫酸铜溶液。

缺硼 

症状:会引起茎裂病。初期叶缘出现病斑,同时茎变脆,并在茎表皮上出现褐色纹带,最后茎发生横裂纹,且破组织向外卷外卷曲,根系变褐,侧根死亡。

缺锌

症状:叶易上外侧卷,茎杆上可发现色素.。

发生原因:光照过强易发生缺锌;若植株吸收磷过多,植株即使吸收了锌,也表现缺锌症状;土壤呈碱性时,即使土壤中有足够的锌,但其不溶解,也不能被作物所吸收利用。

防治方法:平衡施肥,缺锌时可以施用硫酸锌,每亩用1-1.5千克;也可用硫酸锌0.1-0.2%水溶液喷洒叶面。

缺硼

症状:缺硼时芹菜叶柄异常肥大、短缩,茎叶部有许多裂纹,心叶的生长发育受阻,畸形,生长差。

发生原因:土壤有效硼缺乏;施用过多的钾肥,影响了对硼的吸收,易发生缺硼;土壤呈碱性或高温干燥时易发生缺硼。

防治方法:施用硼肥,合理浇水,均衡使用氮、磷、钾肥。

缺锰

症状:叶片呈无光泽的暗绿色,同时叶缘褪绿,叶缘部的叶脉间呈淡绿色至黄白色。

发生原因:缺锰通常发生在碱性、石灰性土壤和砂质酸性土壤上。过量施用石灰质或碱性肥料使土壤有效锰的含量急剧下降,从而诱发缺锰。

防治方法:施用硫磺中和土壤碱性,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中锰的有效性,用量每亩1.5~2.0公斤。每亩施硫酸锰1~2公斤,撒施或条施。      

缺铁

症状 芹菜绿脉黄叶时有发生,发生后长势明显衰弱,产量降低。 芹菜植株矮化,生长缓慢。首先从植株顶端嫩叶开始,并逐渐向下部叶片发展,发病叶片叶脉保持绿色,脉间叶肉褪绿,变黄绿色至黄色、黄白色。整个叶片呈现明显的绿脉黄叶。

病因:芹菜绿脉黄叶是植株缺铁所致。因铁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所以缺铁叶片表现失绿黄化,甚至变成白色。铁在植株体内不易移动,因此缺铁首先在植株顶端嫩叶上表现出来。一般土壤都含有大量的铁,以二价或三价状态存在。植物能吸收的是二价铁离子。对植物有效的二价铁在土壤中的含量与土壤酸碱度及土壤碳酸钙含量有关。土壤偏碱性,碳酸钙含量偏高,铁的有效性就会降低而表现出缺铁。另外,土壤水饱和度过高也会降低铁的可给性。温、湿、光照等条件,对植株吸收铁的能力也有影响。

防治方法:碱性或偏碱性土壤要进行改良,达到中性或稍偏酸性。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对铁的活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有机质高的土壤有效铁的含量也高。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磷肥不能过多,磷酸过剩易引起缺铁症。合理灌水,不使土壤过湿、过干,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保护地芹菜栽培,冬春季节做好增温、保温、补光工作。发现芹菜绿脉黄叶时,及时进行叶面喷肥,可喷0.1%~0.2%的硫酸亚铁溶液,或0.2%的氯化铁溶液。